Tamada @ Bangkok (Day 266)
Sawadee kha cheen kha~ 泰熊大和 泰 可尼跟大家打個招呼先~公司派對過後又過去了一周,第一個星期沒有泰語課,時間卻一點都沒有變充裕,因為充實的工作內容和明確的讀書目標反而時間過得更快呢。每天都在學習、應用、認識新的事物,喜歡這個節奏 (*´▽`*) 雖然充實,往往這些內容都是很難詳細描述,太跟工作相關的就不在這裡寫,轉到工作用的部落格去了呢。這裡還是保留專注玩樂體驗人生的文字紀錄吧~這樣一說,難怪時下年輕人都喜歡"做點什麼"、"去哪裡",因為生活內容像讀書、工作等都是重複而沒有描述特性,不能夠發表到社交網絡,所以越是線上社交工具發展至滿佈線下的生活網絡,大家越需要更新狀態,狀態越有特色越好。於是興起各種網紅咖啡店、旅遊聖地、各種必買大牌⋯這個現象助長了很多品牌瞬間的火爆曝光,但這個現象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同時快速被遺忘。 早前聊天的時候談到還解釋蠻好的一個理論-以前一個品牌的掘起需要努力、需要切實打好根基,種下相關的知識去應用、嘗試,忍耐並經歷失敗,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。成功往往需要用苦幹和年數,加上運氣-這些加起來構成了成功的門檻,於是取得成功的只會是少數,而且紮實的根底會保證可持續性。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卻不然,在每個個人都有公平的曝光機會的時候,門檻降低,加入的競爭者猛然增加,導致行業內的競爭更為激烈,同時質量也更為參差,消費者也同時培養成沒有忠誠度可言。如此快速生產快速消費的年代,最後誰能真正獲得什麼呢? 又扯遠了,回到這一周能跟大家說的 做了什麼 吧哈哈哈-- Free lunch - logo workshop 參與了設計部門裡另一組辦的免費午餐換logo設計工作坊~那組需要為他們負責的公司部門和所屬的工具設計各自的logo,於是希望集思廣益,讓多點人參與發散思維幫助進一步設計。在這邊也沒有參加過這種活動,就參與看看咯(☝️ 正解:按上面的概念就是參與這個就可以寫到網誌裡去了) 一共兩小時的工作坊,現場分為幾張桌子,每張桌子有4-5位同學。介紹過設計背景後,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自己創作和稍微討論,做一次個人演示和同組演示。 其中一位同事演示中 在缺乏對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下半個小時也有點少,不過也沒有期待能在兩小時出來驚天動地...